在臉書、推特大行其道的時代,部落格到底有什麼存在的必要
依我自己的經驗,就是"經驗分享"最實用,抒發心情不必來這裡
所以今天就來寫寫我學小提琴的經驗
我回頭找了一下文章列表,我剛開始學小提琴是民國101年的事了
當時寫了"初學小提琴"跟"續學小提琴",很多人看了都有留言,我這才知道想學小提琴的成人還不少
文章久了,看到舊文的人,可能會以為我放棄了
no,no,我到現在還在學哦~
很猛吧,九年了,我沒有中斷
現在仍在功學社博愛音樂中心上課
老師已經換了第二個了,第一位老師自己開音樂教室了,第二位老師一樣跟我很合得來
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感受到很多樂趣
不過學越久越覺得天份有差
雖然我有音樂的基礎(學過鋼琴),但那也只能幫助我看譜快一點而已
不論是節拍、音準、歌曲的詮釋,我到現在還是沒辦法抓住,要老師很仔細的教導
她有時候會說,曲子的每個段落就像在講話一樣,有抑揚頓銼,有開始也有結束
但初學一首歌,一定是分不出來的,要老師一遍遍的講
還有學舞曲時,她會說以前這首歌是配上舞步的,所以第一拍要加強,或某一節要特別強/弱等
用這樣的方式講解,音樂活在過去也活在現在
我要去揣摩當時寫曲子的人心中想表現的是什麼
如果是民族音樂,更要感受那個民族喜歡的曲調還有他們跳舞唱歌時的場景
把自己放到想像的長流之中
學小提琴不只是拉出音符,更要深入一個曲子背後想表達出來的感覺
雖然我沒天份,但我喜歡去幻想歷史的場景(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歷史,去讀歷史系的原因)
也因為這樣,我找到更多的樂趣,所以直到現在都不想放棄學習
跟以前相比,我體力差了很多
一方面是年紀,另一方面是我得了乾燥症,很容易累
常常一下班就躺在床上起不來
我儘可能的靠中醫及運動來讓自己不要淪為整天躺在床上的廢物
回想以前剛開始學時,我可以每天晚上都練,到現在,只能等我有體力才能練
沒體力我就去躺,從不勉強自己
有時候上課,我會跟老師說我這週事實上沒什麼練
但我不愧疚,我不是懶,我是生病,上課時我會認真的補回來
也因為我的心態很自然,我明白這就是我一生的樂趣,我沒有要比賽或考試,不用逼自己
所以我不會有壓力而彈性疲乏,才能不間斷的學到現在
以前我一直排斥表演,去年老師問我要不要參加聖誕音樂會,我居然同意了
我漸漸發現,我不怕上台了,連日常生活也是,上台對我來說不是可怕的事
我本性是怕生的,但這幾年發現上台也沒什麼了不起,也不會死,而且我也不怕丟臉了
所以去年參加聖誕音樂會,雖然是跟小朋友一起表演,但我一點都不害羞,冷靜的表演完了
櫃枱小姐在現場幫忙,聽完我的表演有來稱讚我哦~
真的很開心!
學習真的是件快樂的事啊
久久沒寫文章,就隨便挑了小提琴這個主題來寫
如果有問題想詢問,歡迎留言,我會很樂意回答的